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圓錐滾子軸承廠家教你圓錐滾子軸承如何延長其使用壽命
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圓錐滾子軸承是一種可調整游隙的軸承,一般是成組使用,安裝完成后必須進行軸承軸向游隙的調整及檢查:
①、是可分離的,因此可以分別安裝,軸承內組件安裝在軸頸上外圈安裝在殼體的孔內。螺母鎖緊軸承的采用背朝背配合,壓蓋壓緊軸承的采用面朝面配合。
②、安裝后要進行軸承軸向游隙的調整,可參考如下表所示:
軸承內徑軸承寬度(直徑)軸向游隙系列深溝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雙列角接觸球軸承≤30輕系列0.02~0.060.03~0.100.03~0.08輕系列、中系列-0.04~0.11-中系列、重系列0.03~0.090.04~0.110.05~0.1130~50輕系列0.03~0.090.04~0.110.05~0.10輕系列、中系列-0.05~0.13-中系列、重系列0.04~0.100.05~0.130.06~0.1250~80輕系列0.04~0.100.05~0.130.05~0.12輕系列、中系列-0.06~0.15-中系列、重系列0.05~0.120.06~0.150.07~0.1480~120輕系列0.05~0.120.06~0.150.06~0.15輕系列、中系列-0.07~0.18-中系列、重系列0.06~0.150.07~0.180.10~0.18
可調整游隙軸承的軸向游隙值(僅供參考)單位:mm
另外,用計算的方法求得調整軸向游隙數值。例如:變速箱內齒輪軸兩端各裝一套中系列的30313圓錐滾子軸承(60×130×31)使用條件為:兩軸承間中心距離L=350mm;軸的工作溫度t2=60℃;環境溫度t1=30℃;計算軸工作溫度等于60℃時,軸的伸長數值ΔL按下經驗公式計算:
≈0.1mm
根據計算軸的伸長量為0.1mm。因此,在安裝軸承時,必須留有大于0.1mm的軸向游隙,以滿足變速箱工作時齒輪軸的軸向的伸長量。
③、當圓錐滾子軸承間的距離不大時,溫度引起軸的伸長量不大,可以把軸承的軸向游隙調整到最小,即:0.05mm。這是只考慮軸的加工及安裝誤差,溫度引起的軸伸長量忽略不計。
2、安裝后檢查軸向游隙的方法
圓錐滾子軸承廠家說圓錐滾子軸承安裝完后,必須進行軸承軸向游隙的檢查,檢查方法如下:
用千分表檢查圓錐滾子軸承的軸向游隙,將帶有千分表的支座穩固地置于機身或殼體上,把千分表表頭頂在軸的光潔表面上,向兩個方向推軸,表針指示的界限偏差,即為其軸向游隙數值如圖所示。
山東星泰軸承有限公司”,專業生產滾子軸承、圓錐滾子軸承。現擁有固定資產3000余萬、總資產8000萬。雖然我們沒有“哈、瓦、洛”幾家大國企的悠久歷史,也沒有外資軸承公司的資金實力,但我們有旺盛的生命力。我們的產品質量和價格已得到市場的認可,一直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生產局面。星泰軸承將本著“客戶至上,質量第一”的宗旨,為各行業提供高品質的軸承優良的服務。
內徑:60(mm) 外徑:130(mm)
內圈高度:46(mm) 外圈高度:37(mm)
動載荷:226700(N) 靜載荷:303000(N)
裝配高:48.50(mm) 滾子數:16 重量:2.861(kg)
l 浙江安琪軸承公司選購星泰軸承的圓錐滾子軸承
--責任編輯:星泰軸承01-采購顧問
版權所有http://www.xtzc.com.cn (星泰軸承)轉載請注明出處
相關資訊
熱銷產品
相關資訊
熱銷產品
相關資訊
熱銷產品
相關資訊
熱銷產品
相關資訊
熱銷產品
相關資訊
熱銷產品
相關資訊
同類文章排行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圓錐滾子軸承廠家教你圓錐滾子軸承如何延長其使用壽命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角接觸球軸承可同時承受徑向負荷和軸向負荷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我國圓錐滾子軸承發展趨勢
- 星泰軸承 中日汽車零部件產業投資洽談會
- 星泰軸承廠家關注:中國境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兩萬例
- 星泰軸承廠家關注:居民隔窗向中央指導組舉報 孫春蘭發話:深入調查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專業的圓錐滾子軸承如何安裝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圓錐滾子軸承塑性變形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不同的軸承在我們的生活中的重要性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土耳其損傷慘重,死傷人數近千人,關鍵時刻遭北約拋棄
最新資訊文章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圓錐滾子軸承廠家教你圓錐滾子軸承如何延長其使用壽命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角接觸球軸承可同時承受徑向負荷和軸向負荷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我國圓錐滾子軸承發展趨勢
- 星泰軸承 中日汽車零部件產業投資洽談會
- 星泰軸承廠家關注:中國境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兩萬例
- 星泰軸承廠家關注:居民隔窗向中央指導組舉報 孫春蘭發話:深入調查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專業的圓錐滾子軸承如何安裝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圓錐滾子軸承塑性變形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不同的軸承在我們的生活中的重要性
- 星泰軸承廠家分享:土耳其損傷慘重,死傷人數近千人,關鍵時刻遭北約拋棄
您的瀏覽歷史
